新時代,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。冷庫已經進入到高標準、高質量、高能效的階段,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,勢在必行。
業內專家指出,冷庫建設需要以新基建、新能源、新技術(科技)為核心,以體系建設、標準引領、融合創新、數字賦能等為關鍵提升點,實現協同共享、綠色低碳,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。
高效制冷系統
采用高效率的壓縮機、蒸發器、冷凝器等核心部件,通過優化系統設計,如超倍供液系統、直膨系統案例、直膨均流技術等,以及太陽能直驅儲冷技術,光伏+冷庫方案等,再結合綠色環保冷媒、低充注量等方式,提高整體制冷效率,減少能耗。
智能化控制系統
通過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冷庫的智能化管理和優化運行。智能控制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和調節冷庫內的溫度、濕度等參數,實現精準控制,以便及時掌握冷庫的能源狀況,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節能。同時,還能通過數據分析預測冷庫的運行狀態,提前進行維護和調整。
信息化管理系統
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,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冷庫的自動化管理、智能化監控、數據分析和預測等功能。提高管理效率和準確性,減少人為干預和誤差。此外,還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,為冷庫的運營和管理提供決策支持。
此外2024年7月24日,國家標準《低溫倉儲作業規范》(GB/T 31078-2024)正式發布,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實施。《低溫倉儲作業規范》規定了低溫倉儲作業的基本要求、作業要求、作業場所、作業設備、作業人員、環境控制、作業安全、信息系統及信息管理、評價與改進,是協調低溫倉儲服務供需雙方關系的重要標尺。改標準的實施,將指導企業提升倉儲作業水平,建立規范的低溫倉儲作業體系,保障低溫物品安全,助力行業增效降本,推動冷鏈物流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發布的《2023冷鏈物流TOP100企業分析報告》可以看出,80%以上的TOP100企業已使用倉儲管理、溫濕度監控、GPS和運輸調度系統。產品追溯、溫度檢測、規模化包裝、線路規劃等新技術的出現,推動冷庫建設加速向智能化、規模化、系統化、信息化發展。
聲明:本文的內容、模板整理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,聯系刪除。
- 冷水機組低壓故障常見原因分析
- 紡織工業空調:助力生產穩定的性能亮點
- 華誕同輝 月滿人間|晉成空調祝愿您和家人國慶、中秋雙節如意、福運
- 制冷領域迎來新材料革新
- 化纖工業空調:助力生產環境與工藝雙提升
- 什么是空調出風口結露?
- 紡織工業空調秋季保養實用指南
- 冷卻水流量異常:容易被忽視的因素
- 天氣轉涼別閑置!紡織工業空調的這些實用價值你該知道